一、家族集权:95%股权背后的“一言堂”帝国
元创股份的股权结构堪称“家族垄断”——实控人王文杰与其父王大元合计掌控公司95.24%的股份,上市后仍将牢牢掌握绝对话语权。更令人咋舌的是,王文杰的表弟、外甥等亲属不仅持股,还身居采购部负责人、研发主任等要职。这种“家天下”的治理模式,让中小股东权益形同虚设,监管层已多次质疑其内控失效与利益输送风险。

二、财务迷局:一边分红4536万,一边募资补流6000万
公司2020-2023年累计分红4536万元,其中王文杰父子独吞3292万元,却同时计划通过IPO募集6000万元补充流动资金。更讽刺的是,其账上货币资金常年超亿元,募资合理性存疑。市场直指此举为“左手分红套现,右手圈钱补血”的资本游戏。
三、大客户依赖:沃得农机欠款2亿,越逾期越发货?
元创股份对第一大客户沃得农机的依赖近乎畸形:2024年上半年应收账款飙至2.03亿元,逾期金额占比高达53.22%。诡异的是,公司竟在客户持续欠款下仍加大发货,形成“发货越多,欠款越滚越大”的死循环。更危险的是,双方交易数据存在明显差异,被质疑虚构收入或调节利润。


四、突击研发:从“三无团队”到专利暴增的魔幻操作
2022年招股书暴露公司无专职研发人员,却凭空产生数千万元研发费用。2023年申报深交所时,突然“变出”14名研发人员,专利数量两年内从23项飙至35项,发明专利暴增3倍。更荒诞的是,核心技术人员学历集体逆袭——高中变大专、中专升本科,被指为上市“突击美颜”。
五、产能利用率暴跌仍募资4亿扩产:画饼还是圈钱?
2023年橡胶履带产能利用率已跌至71.90%,履带板仅72.48%,但公司仍计划募资4亿元扩产55万条履带。行业人士直言:“产能闲置却强行扩产,本质是包装募资项目套现”。若项目失败,新增固定资产折旧将直接吞噬利润。
六、实控人行贿黑历史:32万“送礼”换510万补贴
王文杰曾向官员董某行贿32.88万元,助公司获得中央财政补贴510万元。尽管未被追责,但判决书明确记载其“谋取不正当利益”。深交所已要求说明商业贿赂内控措施,但市场对其合规基因深表怀疑。官方定性:只是提示了一个可以获得补贴的信息,公司能获得补贴也是符合条件,所以不属于谋取不正当利益。

七、财务合规性崩塌:废料收入变“小金库”,关联方拆借成常态
公司被曝将废料收入直接转为采购负责人备用金,并通过实控人亲属发放薪酬、拆借资金。此类操作严重违反上市公司财务规范,暴露内控形同虚设。若上市后持续此类操作,恐引发监管重罚。
八、信息披露“打补丁”:供应商关系隐匿、董秘履历造假
招股书未披露重要供应商维泰橡胶的关联关系,董秘羊静任职时间与前任公司公告冲突。独立董事黄平配偶的任职信息也被刻意隐瞒。这些“低级错误”让市场质疑:还有多少真相被掩盖?


九、业绩过山车:扣非净利润暴跌28%,毛利率坐“滑梯”
2023年扣非净利润同比暴跌28.22%,2024年上半年再降4.96%。毛利率受原材料价格冲击,从31.10%骤降至21.97%。若行业周期下行,业绩或进一步崩塌。
元创股份简史
- 1991年:前身三门胶带厂成立,股权代持埋下治理隐患。
- 2006年:改制为浙江元创橡胶履带有限公司,王文杰父子控股。
- 2018年:变更为股份公司,员工持股平台星腾投资登场。
- 2022年:首次冲刺沪市主板失败,净利润腰斩成撤单主因。
- 2023年:转战深交所,募资4.85亿元,但问题清单越曝越长。
- 2025年:深交所多轮问询下,内控漏洞、财务造假疑云仍未消散。
元创股份的IPO,宛如一场精心设计的资本赌局。若放任此类企业上市,无异于为A股埋下“连环雷”。投资者需擦亮双眼,监管层更应严查“带病申报”,莫让股市沦为“造富工具”!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