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PO前夜突击分红2.21亿,转身向市场募资6.3亿——广西田园生化这波“掏空式分红”的操作,堪称教科书级别的资本收割预演。表面披着“农业科技”外衣,内里却藏着经销商失控、产品价格崩盘、研发作秀的烂账,甚至子公司连假农药都敢卖。这家号称年入18亿的农药巨头,正试图踩着合规雷区冲刺深交所主板,而招股书里的风险提示,读起来比农药说明书还致命。
价格全线崩溃,经销商模式埋雷
田园生化最擅长的,或许是“降价的艺术”。2022至2024年,其核心产品价格全线崩盘:除草剂从39.63元/千克暴跌至25.16元/千克,跌幅36.5%;杀虫剂、杀菌剂、药肥均价也连年下滑,活脱脱一场“以价换量”的慢性自杀。公司归咎于“市场竞争”,却绝口不提对经销商的失控风险。

95%的营收依赖5000多家经销商,10万个零售终端看似庞大,实则一盘散沙。公司自己都承认:“无法干预经销商决策,违规行为可能损害品牌。” 翻译成人话——卖假货的、乱定价的、卷款跑路的,公司统统管不住! 在农药同质化红海中,这种“撒手锏”渠道管理,无异于给竞争对手递刀。
药肥依赖症与“突击研发”的IPO化妆术
药肥产品贡献了约25%的营收,却成了研发短板的遮羞布。2022-2024年,公司研发费用率(2.53%、2.71%、4.24%)持续低于行业均值(4.98%、5.29%、5.18%),辩解称“药肥单证销售规模大,研发效率高”。

讽刺的是,2024年研发费用率突然飙升到4.24%,只因启动了创制农药异唑虫嘧啶的登记——IPO临门一脚才想起补课,同行多年高研发筑起的壁垒,岂是临时抱佛脚能打破?
更赤裸的是分红与募资的反差:2023年分掉1.42亿,2024年再分7875万,两年狂撒2.21亿。转头却要募资6.3亿盖厂房、搞研发。大股东吃饱了,再让股民掏钱填坑? 这算盘响得深交所都该听见了。

无证厂房+假农药,合规地雷连环爆
田园生化的资产瑕疵,堪称“违章建筑展览馆”:1.14万平方米无证房产(占房屋总面积7.38%),其中武鸣分公司8万吨药肥产能的厂房竟是无证运营。公司轻描淡写称“募投项目将替代该基地”,但若拆除令在投产前下达,药肥生产线直接停摆。

更魔幻的是子公司的“造假履历”:
- 2022年,威牛作物销售假农药“挥斩”(检出未登记成分),被罚没违法所得+货值6倍罚款共14.57万元;
- 2024年,河南天沃冒用他人厂名生产车用尿素,再吃罚单。 生产线污染、造假屡罚不改,暴露的质量管控漏洞,恐怕比农药残留还难降解。


结语:韭菜地里长不出“田园牧歌”
田园生化的招股书,像极了一本风险百科全书:价格战侵蚀利润、经销商随时反水、无证厂房悬顶、假农药污名难除……而实控人李卫国通过一致行动协议掌控48.39%股权,在IPO前夕高管大换血,却不忘先掏空2亿分红。
资本的游戏里,没有田园,只有生化危机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