创始人“夫妻店”掌权:67岁老将的甜蜜帝国新琪安科技的故事,始于创始人王小强的创业野心。这位67岁的行业老将,早在2003年就嗅到了食品添加剂的商机,创立公司并深耕二十余年。凭借对甘氨酸和三氯蔗糖的专注,他将一家地方企业打造成全球龙头——按2023年销量计,新琪安食品级甘氨酸全球市占率5.1%(排名第一),三氯蔗糖全球市占率4.8%(全球第五)。
与其共同掌权的,是妻子丁丹。这对夫妇通过多层股权架构(新琪安实业、聚合兴投资等)合计控股54.8%,形成绝对控制权。更引人注目的是,董事会5名执行董事中,4人为家族成员:儿子王皓任副总,表弟吴丁峰、外甥女左玥分掌要职。这种“家族裙带式”治理,成为资本市场的隐忧。业务与优势:绑定巨头,海外布局成“护城河”新琪安的“甜蜜生意”集中在两大核心产品:三氯蔗糖:零糖饮料风口下的王牌,2024年贡献营收41.8%,深度绑定可口可乐、雀巢等巨头,前五大客户贡献超55.6%收入。食品级甘氨酸:应用于保健品和宠物食品,全球市占率第一,海外工厂专供高价市场(如印尼工厂售价达国内2.5倍)。核心优势凸显:
国际化产能:中国唯一在海外(泰国、印尼)设厂的三氯蔗糖生产商,规避关税壁垒,锁定欧美高价市场。
技术壁垒:拥有20年工艺积累,泰国工厂设计年产能500吨,专供海外高价订单。
大客户粘性:雀巢、可口可乐等跨国巨头长期合作,2024年欧美市场贡献收入62%,价格稳定性高于国内。风险暴击:业绩过山车、价格战与家族治理之殇尽管头顶“全球龙头”光环,新琪安的IPO之路却暗藏三重暴雷点:
1. 业绩断崖式下滑:价格战下的“甜蜜陷阱”
2022-2024年,净利润从1.22亿暴跌至4300万,跌幅64%;毛利率从25.6%腰斩至17.9%。核心原因在于三氯蔗糖价格战:出口均价从2022年的38万元/吨暴跌至2024年的14万元/吨,行业产能过剩导致“流血竞争”。即便新琪安宣称“不参与价格战”,但作为行业前五,难逃市场绞杀。
2. 现金流危机:应收账款激增,现金减少,分红却“掏空家底”
经营活动现金流从2022年的2.2亿减少至2024年的9400万。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2022年的45天暴增至2024年的113天,账上趴着2.25亿应收款而现金只有5100万。诡异的是,公司却在IPO前夕突击分红1100万。
3. 家族治理埋雷:董事会成“家庭聚会”?
一家子人的管理层会缺乏监督机制与外部视角,当然这也是很多中国企业的通病。好的时候大家一起努力,坏的时候内部矛盾会给公司带来巨大内耗。更危险的是,实控人与投资者签订对赌协议:若2025年6月前未能申报上市,需恢复投资者特权并现金补偿。
4. 贸易摩擦风险:从2024年看,毛利完全来自海外,一部分海外销售,一部分出口,如果贸易摩擦升级波及到公司产品或地区冲突等因素,将带来巨大影响。犀利观点:IPO是解药还是毒药?新琪安的IPO,本质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:
行业窗口期:2024年三氯蔗糖价格触底反弹,头部企业试图结束价格战,但市场信心脆弱,价格战随时复燃。
治理结构硬伤:家族控制与职业化管理的冲突,或成外资机构抛售的理由。港交所对ESG(环境、社会、治理)的严苛审查,可能令其估值打折。港交所 2024 年新规 —— 家族企业需强制披露 “接班计划”,新琪安招股书未提及,可能构成审查障碍。
对赌倒逼上市:协议期限仅剩3个月,若二次闯关申报失败,实控人将面临赔偿,可能引发股权质押或债务危机。结论:新琪安的“甜蜜生意”背后,是业绩波动、治理混乱与资本博弈的残酷现实。即便成功上市,若不能解决产品单一、家族控制与价格战困局,这场IPO或许只是续命,而非重生。数据来源:灼识咨询报告、公司招股书、行业分析师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