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3月3日,被誉为“量贩零食第一股”的万辰集团(300972.SZ)突爆董事长王健坤被立案调查的消息。一纸公告,撕开了量贩零食行业“光速扩张”的遮羞布——加盟商的血汗、资本的狂欢、家族企业的治理黑洞,在这场危机中暴露无遗。
一、董事长“失踪”:家族企业的权力真空与信任崩塌
- 创始人依赖症:权力过度集中埋雷王健坤是万辰集团的“灵魂人物”,主导了企业从食用菌到量贩零食的转型,并通过疯狂收购整合区域品牌,两年内将营收从5.49亿推至340亿。然而,其家族化治理模式(妻子、儿子、姐姐等亲属占据董事会核心席位)导致权力过度集中,内部制衡形同虚设。此次王健坤被查后,虽由姐姐王丽卿暂代董事长,但市场对“家族继任者”的决策能力与合规性疑虑重重。
- 股价从3日至今已经下跌14%,信任危机蔓延消息公布次日,万辰集团股价一度跌超10%,市值蒸发13亿元。资本市场用脚投票的背后,是对家族企业“人治大于法治”的长期隐忧。历史数据显示,高管丑闻对食品企业的负面影响平均持续6个月以上。
二、量贩零食的“速度与代价”:加盟商的血汗与行业的伪繁荣
- 狂奔的代价:高负债、低利润与伪折扣
- 高杠杆扩张:2024年万辰集团资产负债率飙升至81.54%,负债总额超52亿元,是转型前的20倍。
- 毛利率仅10%:量贩零食业务毛利率远低于三只松鼠(23%)、良品铺子(28%)等行业头部企业,价格战与供应链低效导致“增收不增利”。
- 伪折扣陷阱:加盟商为争夺市场被迫“以亏损换规模”,下沉市场门店陷入“开店即亏”的恶性循环。
- 加盟商沦为“炮灰”万辰集团80%门店依赖加盟模式,但加盟商利润空间被疯狂压缩。一位加盟商直言:“除非卖血扩张,否则根本抢不到市场。”而董事长被查事件,直接动摇了加盟商对政策稳定性的信心,部分已萌生退意。
三、行业洗牌:当风口褪去,谁在裸泳?
- 两超争霸:万辰的对手已跑得更远行业龙头鸣鸣很忙(1.5万家门店)通过自有品牌和供应链优化,净利率达15%,远超万辰的2.5%。而万辰仍依赖“白牌商品+价格战”的老路,供应链整合滞后、品控风险频发。
- 硬折扣转型:从内卷到绝路为突破瓶颈,万辰与鸣鸣很忙纷纷转型硬折扣超市,但赛道已拥挤不堪(乐尔乐、奥乐齐等品牌林立)。专家指出,若无法构建差异化供应链,硬折扣不过是“新瓶装旧酒”。
四、警示:量贩零食的狂奔终须回归商业本质
- 治理变革迫在眉睫万辰需打破家族化治理,引入独立董事与外部资本,从“人治”转向现代企业制度。
- 供应链生死战从“低价倾销”转向“自有品牌+高效协同”,才能摆脱“白牌依赖症”,提升议价权。
- 加盟商不是韭菜企业需从“收割加盟费”转向“共生共赢”,优化加盟商利润模型,避免竭泽而渔。
结语
王健坤被查,是万辰集团的危机,更是整个量贩零食行业的警钟。当资本的热钱退潮,裸泳者终将现形。这场狂奔背后,加盟商的眼泪、投资者的焦虑、行业的泡沫,都在质问: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“商业奇迹”?投资,投的是预期,而又有多数人能感知到预期的见顶呢!
引用来源:本文综合自腾讯新闻、每日经济新闻、新浪财经等媒体报道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