疯狂扩张背后的“人血馒头”:加盟商沦为资本游戏的牺牲品
沪上阿姨的招股书里,8437家门店的庞大规模令人咋舌,但鲜亮数字背后,是99.7%的加盟店和超过60%的加盟商在开业首年即亏损的残酷现实。一位华东加盟商自述:“总部承诺的日均300单从未兑现,现在每天卖不到100杯就在亏本。”而2024年上半年,沪上阿姨关店531家,同比增长178%,闭店速度已远超开店速度。更讽刺的是,即便加盟商水深火热,沪上阿姨却在IPO前突击分红1.588亿元,相当于半年净利润的94%,创始人夫妇独吞近8成。
这哪里是“共同富裕”的创业梦?分明是资本收割韭菜的标准化操作。

盈利神话破灭:毛利率垫底,现金流几近“腰斩”
沪上阿姨的盈利能力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崩塌。2024年上半年,其营收增速骤降至6%,净利润同比下滑12.3%,剔除政府补贴和理财收益后,真实利润近乎“裸泳”。与蜜雪冰城15.6%、茶百道20.2%的净利率相比,沪上阿姨仅10.1%的净利率显得尤为寒酸。更致命的是,其经营现金流已从2023年H1的3.6亿元骤降至2024年H1的1.58亿元,跌幅56%。一边是现金流告急,一边是管理层薪酬暴涨396%,这种“穷庙富方丈”的戏码,投资者还敢买单吗?
食安黑洞频发:品牌形象崩塌的“最后一根稻草”
从“苍蝇奶茶”到“过期小料”,沪上阿姨的食安问题早已触目惊心。记者卧底发现,北京门店员工不查健康证、抹布反复使用、过期原料照常售卖;黑猫投诉平台上,2600余条投诉直指饮品异物、虚假宣传。2023年宁波加盟商因私采物料被强行闭店,更暴露了供应链管理的混乱与霸道。
当消费者用脚投票,品牌声誉的崩塌只需一瞬间。沪上阿姨的食安危机,正在为IPO敲响丧钟。
资本市场的“死亡凝视”:新茶饮泡沫终将破灭
新茶饮赛道的资本狂欢已进入倒计时。奈雪的茶市值蒸发超90%,茶百道、古茗上市即破发,行业平均市盈率跌至12.7倍。而沪上阿姨的估值泡沫更为荒诞:2024年C轮融资后估值51亿元,但若按奈雪0.9倍市净率推算,其在港股的真实估值或不足8亿元。
更危险的是,沪上阿姨与资本方签署了对赌协议:若2026年3月底前未上市,控股股东需回购股份。这场IPO,不过是资本急于套现的“胜利大逃亡”。
行业终局:内卷至死,谁是新茶饮的“幸存者”?
中国新茶饮市场增速已从2023年的44.3%暴跌至2025年的12.4%,闭店率高达28.7%。当喜茶暂停加盟、蜜雪冰城自建供应链时,沪上阿姨仍沉迷于“低价加盟—快速扩张—输血上市”的死亡循环。
历史不会重演,但总是押韵。共享单车的尸骨未寒,新茶饮的泡沫已到破灭前夜。沪上阿姨的招股书,或许正为这场资本盛宴写下最后的墓志铭。结语:
资本可以包装数据,但掩盖不了加盟商的哀嚎、食安的溃败与现金流的枯竭。当沪上阿姨敲响港交所的钟声,钟声里回荡的,或许是无数破碎的创业梦,和一场注定无人接盘的击鼓传花。
